在上一篇中作者给大家详细介绍了两个非常实用的 ASP 内建对象 Application 和 Session 的使用方法。由于这两者的 OnStart、OnEnd 事件的脚本都必须在 Global.asa 文件中声明 , 因此,本篇将给大家详细介绍 Global.asa 文件的使用方法。为使大家熟练掌握至今所学过的知识,本篇还将举出一个 ASP 的 Chat 程序,供各位参考。
最近很多朋友来信问我,为什么前两期的范例程序运行时有这样那样的错。首先,我要向大家声明,这些程序都是我自己写的,在出“厂”前都经过合格检验,绝无“假冒伪劣产品”。:) 由于程序中使用了 cookie 记录客户信息,所以如果你在浏览器中没有设置接受 cookie 则程序将不能正常运行。另外,程序将客户信息记录在客户端的 cookie 所使用的方法是 Response.Cookie,此语句必须写在 ASP 文件中的第一个 < HTML> 标记前,这是因为 Cookie 是作为 HTTP 传输的头信息的一部分发送给客户的,如果当 HTTP 报头信息已经传输给客户后再使用 Response.Cookie,将出现以下错误 :“HTTP 标题已经写入到客户浏览器。任何 HTTP 标题的修改必须在写入页内容之前。”,可能一些朋友在剪贴程序的时候没有注意,打乱了程序的前后次序 , 或者是错误的将 HTML 代码添加在 ASP 范例程序之前,因而导致程序运行出错。因此,我建议大家一方面在首次运行例程的时候不要对程序进行任何改动,尽量在看懂程序的基础上逐步改进,另一方面在运行 ASP 程序时至少要在浏览器中选择可接受 Cookie,否则一旦 ASP 程序中使用了 Cookie 或 Session,它们都将无法正常运行。
下面我来向大家介绍 Global.asa 文件的使用方法。
什么是 Global.asa 文件?它其实是一个可选文件,程序编写者可以在该文件中指定事件脚本,并声明具有会话和应用程序作用域的对象。该文件的内容不是用来给用户显示的,而是用来存储事件信息和由应用程序全局使用的对象。该文件的名称必须是 Global.asa 且必须存放在应用程序的根目录中。每个应用程序只能有一个 Global.asa 文件。
在 Global.asa 文件中,如果包含的脚本没有用 < SCRIPT> 标记封装,或定义的对象没有会话或应用程序作用域,则服务器将返回错误。我们可以用任何支持脚本的语言编写 Global.asa 文件中包含的脚本。如果多个事件使用同一种脚本语言,就可以将它们组织在一组 < SCRIPT> 标记中。
在 Global.asa 文件中声明的过程只能从一个或多个与 Application_OnStart、Application_OnEnd、Session_OnStart 和 Session_OnEnd 事件相关的脚本中调用。在基于 ASP 的应用程序的 ASP 页中,它们是不可用的。如果要在应用程序之间共享过程,可在单独的文件中声明这些过程,然后使用服务器端包容 (SSI) 语句将该文件包含在调用该过程的 ASP 程序中。通常,包含文件的扩展名应为 .inc。
下面是一个很标准的 Global.asa 文件 :
< SCRIPT LANGUAGE="VBScript" RUNAT="Server">
'Session_OnStart 当客户首次运行 ASP 应用程序中的任何一个页面时运行
'Session_OnEnd 当一个客户的会话超时或退出应用程序时运行
'Application_OnStart 当任何客户首次访问该应用程序的首页时运行
'Application_OnEnd 当该站点的 WEB 服务器关闭时运行
< /SCRIPT>
< SCRIPT LANGUAGE="VBScript" RUNAT="Server">
Sub Application_OnStart
VisitorCountFilename = Server.MapPath ("/ex2") + "\VisitCount.txt"
Set FileObject = Server.CreateObject("Scripting.FileSystemObject")
Set Out= FileObject.OpenTextFile (VisitorCountFilename, 1, FALSE, FALSE)
Application("visitors") = Out.ReadLine
Application("VisitorCountFilename") = VisitorCountFilename
End Sub
'=========================================================
SUB Application_OnEnd
Set FileOutObject = Server.CreateObject("Scripting.FileSystemObject")
Set Out= FileOutObject.CreateTextFile (Application("VisitorCountFilename"), TRUE,FALSE)
Out.WriteLine(application("visitors"))
End Sub
'=========================================================Sub Session_OnStart
Session.Timeout = 5
Application("visitors") = Application("visitors") + 1
Session("ID")=Session.SessionID
End Sub
< /SCRIPT>
在这个 Global.asa 程序中,涉及到了 ASP 的 File Access 组件,它可以提供用于访问文件系统的方法、属性和集合。这将在以后 ASP 的组件中进行展开讨论。在这里,它起到了在服务器上创建新文件并对文件进行写操作的作用。这其实是一个 ASP 页面访问记数器应用程序的 Global 文件,首先当客户首次访问该应用程序的首页时 , 过程 Application_OnStart 定义了在服务器上指定的虚拟目录下新建一个 VisitCount.txt 的文本文件,并将文件的路径和内容保存在应用程序级的变量中。而当任何一个客户访问 ASP 应用程序中的任何一个页面时,过程 Session_OnStart 定义将应用程序级的变量 visitors 的值自动加一。这样,每当有客户访问页面时,变量 visitors 都将自动加一,以起到统计点击率的作用。由于变量 visitors 的值是存储在系统内存之中,所以如果服务器关闭或重新启动,存储在变量中的数据将自动丢失,所以通过定义过程 Application_OnEnd,在服务器关闭或重启之前将数据写入事先建立的文本文件之中,这样就能确保当服务器再次启动时,Application_OnStart 过程可以从 VisitCount.txt 文件中读取以前的统计数。
经过这段时间的学习,相信大家已经能够比较熟练的运用我们所学过的这些 ASP 内建对象来编写一些较简单的 ASP 应用程序,可别小看你现在所掌握的这些 ASP 基本知识哦 ! 其实你已经能够开发一些简单但实用的 ASP 应用程序了。下面我就举一个非常简单的 ASP WEB 聊天室程序,你会发觉写聊天室原来是一件这么容易、轻松的事。可能朋友们已经在一些杂志上看到过 ASP 聊天程序的编写方法,但作者在这里自己写了一个更简单的程序,仅仅使用了一个 .asp 文件。请将以下代码剪贴到记事簿并保存为 chat.asp。
< %@ Language=VBScript %>
< %
Response.Buffer=true ' 设置输出缓存,用于显示不同页面。
On error resume next ' 忽略程序出错部分
If Request.ServerVariables("Request_Method")="GET" then
' 判断客户是以什么方式请求 WEB 页面
'------------------------
' 客户登陆界面
'------------------------
%>
< form method="POST" action="chat.asp">< p>
< input type="text" name="nick" size="20" value="nick" style="background-color: rgb(192,192,192)">< br>
< input type="submit" value=" 进入聊天室 " name="B1" style="color: rgb(255,255,0); font-size: 9pt; background-color: rgb(0,128,128)">
< p>< input type="hidden" name="log" size="20" value="1">< br>< /p>
< /form>
< %
Response.End ' 结束程序的处理
Else
Response.clear ' 清空缓存中的内容
dim talk
If Request.Form("nick")<>"" then
' 判断客户是是否在聊天界面中
Session("nick")=Request.Form("nick")
End If
'------------------------'
客户聊天界面
'------------------------
%>
< form method="POST" action="chat.asp" name=form1> < p>< %=Session("nick")%> 说话:< input type="text" name="talk" size="50">< br>
< input type="submit" value=" 提交 " name="B1">
< input type="reset" value=" 取消 " name="B2">< /p>
< /form>
< A HREF="/asptest/shusheng/chat.asp"> 离开 < /a>< br>< br>
< %
If Request.Form("log")<>1 then
If trim(Request.Form("talk"))="" then
' 判断用户是否没有输入任何内容
talk=Session("nick")&" 沉默是金。"
Else
talk=trim(Request.Form("talk"))
' 去掉字符后的空格
End If
Application.lock
Application("show")="< table border='0' cellpadding='0' cellspacing='0' width='85%' >< tr>< td width='100%' bgcolor='#C0C0C0'>< /td>< /tr>< tr>< td width='100%'>< font color='#0000FF'> 来自 "&Request.ServerVariables("remote_addr")&" 的 "&Session("nick")&time&" 说:< /font>"&talk&"< /td>< /tr>< tr>< td width='100%' bgcolor='#C0C0C0'>< /td>< /tr>< /table>< br>"&Application("show")
Application.UnLock
Response.Write Application("show")
End If
End If
%>
第一次运行 chat.asp 程序,你首先将看到如下页面 :
选择你的 nick 进入聊天室后,将看到如下页面 :
输入你想要说的话,对话将出现在输入框的下方,如下图 :
下面我们来对这个聊天室程序进行逐步的分析。
首先,由于聊天室的所有客户都要能够共享信息,所以不可避免的要用到具有应用程序级变量的对象 Application,这是建立 Chat 程序的关键所在,所有的谈话数据都存放在一个应用程序级变量中,以便让所有的客户读取。我们可以用所学过的 request 对象获取客户所输入的谈话,并保存在变量 talk 中 , 然后将 talk 的值存入应用程序级变量 show 中,如下 :
< % Application("show")=talk&Application("show") %>
接下来要考虑的是当不同的客户同时向 Chat 应用程序进行操作的时候如何处理。这个问题其实与在数据库中的两个用户同时写入同一个记录一样,如果两个用户同时对同一个应用程序级变量进行写操作,则一个用户所作的修改会被另一个用户的操作所覆盖,所以,如果对 Application 对象数据的并发访问不采取一定措施,则会导致当两个用户试图同时对 Asp 聊天室应用程序提交时,一个用户的提交内容会被另一个用户的提交内容所覆盖,在被参加到会话中的任何人看到之前就消失了。为了避免这类问题的出现,我们需要使用 Application 对象的 Lock 属性来约束只允许当前的用户编辑或增加 Application 对象的属性,这样当用户开始修改应用程序级变量开始,到 Application 对象被显式地 Unlocked 为止,Application 对象的属性只能被该用户编辑,如果此时有其他用户请求编辑 Application 对象,则这些用户要排队等待,知道应用程序被 Unlock 为止。如下所示 :
Application.lock
Application("show")=talk&Application("show")
Application.UnLock
现在整个程序的核心部分你已经了解了,下面考虑如何保存客户信息,这里我们要用到一个会话级变量,即将客户的 nick 保存在 Session 中。如:
Session("nick")=Request.Form("nick")
最后,我们要考虑的是如何仅在一个 .asp 文件中处理各种事件 , 如 : 客户登陆界面、客户聊天界面。由于客户第一次请求 .asp 文件时,采用的是简单的 HTTP GET 方式,但是当客户向页面上的表单字段中增加的数据并向自身提交表单后,.asp 文件会再次被请求,不过这次数据是经过 HTTP POST 方式进行传递的。文件被请求的方式可以用两种方法来确定。一是测试 Request.Form 集合是否包含成员,若没有,则表明没有发送给表单处理的数据。二是使用 Request.ServerVariables("Request_Method") 变量。如果表单是通过 HTTP GET 方式被请求的,则这个变量会返回“GET”,如果表单被提交处理则返回“POST”。由于后一种方法对于确定文件的请求方式更直接,所以我们使用如下代码进行判断 :
if Request.ServerVariables("Request_Method")="GET" then
由于我们设置了 ASP 缓存,所以当程序判断页面请求方式为 GET 时,程序运行 Response.End,来结束后面的所有操作,否则则运行 Response.clear, 清空缓存中已有的内容,并继续程序的运行。这样我们就得以用同一个 .asp 文件根据不同情况给客户显示不同的界面。
好了,我已经将这个 ASP Chat 程序的核心部分告诉大家了,剩下的一些细节性问题请各位自己读程序吧,其实这个程序还存在很多不足之处,最大的毛病是我没有写自动刷新的功能,因此如果你在 Chat 中不说话,那也就看不到其他客户所说的话了。Chat 在 Internet 中的魅力大家是知道的,其实 , 用 ASP 也完全能做到同 irc 类似的强大功能,当然这就需要写更多的代码,如果大家有兴趣请写信给我,我将在今后的文章中逐步提升这个 chat 程序的等级,让大家也过过“Oper”的隐。注:有了这个 chat 程序,你就可以用来在自己的 PWS 上建一个 chat 应用程序,只要将你的 IP 地址告诉朋友,如 http://202.96.210.33/asp/chat.asp,你们就可以通过你的电脑在网上聊天了,很爽的,不信你试试 !
选择你的 nick 进入聊天室后,将看到如下页面 :
输入你想要说的话,对话将出现在输入框的下方,如下图 :
下面我们来对这个聊天室程序进行逐步的分析。
首先,由于聊天室的所有客户都要能够共享信息,所以不可避免的要用到具有应用程序级变量的对象 Application,这是建立 Chat 程序的关键所在,所有的谈话数据都存放在一个应用程序级变量中,以便让所有的客户读取。我们可以用所学过的 request 对象获取客户所输入的谈话,并保存在变量 talk 中 , 然后将 talk 的值存入应用程序级变量 show 中,如下 :
< % Application("show")=talk&Application("show") %>
接下来要考虑的是当不同的客户同时向 Chat 应用程序进行操作的时候如何处理。这个问题其实与在数据库中的两个用户同时写入同一个记录一样,如果两个用户同时对同一个应用程序级变量进行写操作,则一个用户所作的修改会被另一个用户的操作所覆盖,所以,如果对 Application 对象数据的并发访问不采取一定措施,则会导致当两个用户试图同时对 Asp 聊天室应用程序提交时,一个用户的提交内容会被另一个用户的提交内容所覆盖,在被参加到会话中的任何人看到之前就消失了。为了避免这类问题的出现,我们需要使用 Application 对象的 Lock 属性来约束只允许当前的用户编辑或增加 Application 对象的属性,这样当用户开始修改应用程序级变量开始,到 Application 对象被显式地 Unlocked 为止,Application 对象的属性只能被该用户编辑,如果此时有其他用户请求编辑 Application 对象,则这些用户要排队等待,知道应用程序被 Unlock 为止。如下所示 :
Application.lock
Application("show")=talk&Application("show")
Application.UnLock
现在整个程序的核心部分你已经了解了,下面考虑如何保存客户信息,这里我们要用到一个会话级变量,即将客户的 nick 保存在 Session 中。如:
Session("nick")=Request.Form("nick")
最后,我们要考虑的是如何仅在一个 .asp 文件中处理各种事件 , 如 : 客户登陆界面、客户聊天界面。由于客户第一次请求 .asp 文件时,采用的是简单的 HTTP GET 方式,但是当客户向页面上的表单字段中增加的数据并向自身提交表单后,.asp 文件会再次被请求,不过这次数据是经过 HTTP POST 方式进行传递的。文件被请求的方式可以用两种方法来确定。一是测试 Request.Form 集合是否包含成员,若没有,则表明没有发送给表单处理的数据。二是使用 Request.ServerVariables("Request_Method") 变量。如果表单是通过 HTTP GET 方式被请求的,则这个变量会返回“GET”,如果表单被提交处理则返回“POST”。由于后一种方法对于确定文件的请求方式更直接,所以我们使用如下代码进行判断 :
if Request.ServerVariables("Request_Method")="GET" then
由于我们设置了 ASP 缓存,所以当程序判断页面请求方式为 GET 时,程序运行 Response.End,来结束后面的所有操作,否则则运行 Response.clear, 清空缓存中已有的内容,并继续程序的运行。这样我们就得以用同一个 .asp 文件根据不同情况给客户显示不同的界面。
好了,我已经将这个 ASP Chat 程序的核心部分告诉大家了,剩下的一些细节性问题请各位自己读程序吧,其实这个程序还存在很多不足之处,最大的毛病是我没有写自动刷新的功能,因此如果你在 Chat 中不说话,那也就看不到其他客户所说的话了。Chat 在 Internet 中的魅力大家是知道的,其实 , 用 ASP 也完全能做到同 irc 类似的强大功能,当然这就需要写更多的代码,如果大家有兴趣请写信给我,我将在今后的文章中逐步提升这个 chat 程序的等级,让大家也过过“Oper”的隐。注:有了这个 chat 程序,你就可以用来在自己的 PWS 上建一个 chat 应用程序,只要将你的 IP 地址告诉朋友,如 http://202.96.210.33/asp/chat.asp,你们就可以通过你的电脑在网上聊天了,很爽的,不信你试试 !

59ita点com(我就爱TA)



可以到在 IIS3.0 中提供了三种服务:WWW、Gopher、FTP,WWW 服务为客户浏览器提交 WEB 页,并允许客户访问 .asp 文件。当然,你可以直接安装最新的 IIS4.0 版本,作者也建议各位安装此版本,因为它具有更强更高的 WEB 管理机能和安全性。在 IIS4.0 中 IIS 的管理界面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熟悉的 Internet 服务管理器,被取而代之为 Microsoft 管理控制台,简称 MMC。其界面如下图:
那么如何安装 IIS4.0 呢?在 NT4.0 上安装 IIS4.0 时,你的系统中必须已经安装了 NT SP3,以及 Internet Explorer4.01,注意这里的 Internet Explorer 的版本必须是 4.01,版本号为 4.72.3110.8。这点很重要,否则你将不能安装 IIS4.0。作者为了安装该版本特意花费了一个晚上在微软的站点上升级 IE 版本。
IIS 支持虚拟目录,通过在“服务器属性”对话框中的“目录”标签可以管理虚拟目录。建立虚拟目录对于管理 WEB 站点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首先,虚拟目录隐藏了有关站点目录结构的重要信息。因为在浏览器中,客户通过选择“查看源代码”,很容易就能获取页面的文件路径信息,如果在 WEB 页中使用物理路径,将暴露有关站点目录的重要信息,这容易导致系统受到攻击。其次,只要两台机器具有相同的虚拟目录,你就可以在不对页面代码做任何改动的情况下,将 WEB 页面从一台机器上移到另一台机器。还有就是,当你将 WEB 页面放置于虚拟目录下后,你可以对目录设置不同的属性,如:Read、Excute、Script。读访问表示将目录内容从 IIS 传递到浏览器。而执行访问则可以使在该目录内执行可执行的文件。当你需要使用 ASP 时,就必须将你存放 .asp 文件的目录设置为“Excute(执行)”。作者建议大家在设置 WEB 站点时,将 HTML 文件同 ASP 文件分开放置在不同的目录下,然后将 HTML 子目录设置为“读”,将 ASP 子目录设置为“执行”,这不仅方便了对 WEB 的管理,而且最重要的提高了 ASP 程序的安全性,防止了程序内容被客户所访问。因为在今年 7 月底的时候 IIS 被一些网络高手发现了一个可怕的 bug,那就是,当你在一个站点的 .asp 文件后加上 ::$DATA 后,客户将能在浏览器中看到该 .asp 文件的所有源代码,这对于一个站点来说是非常可怕的。当然微软已经针对这个 bug,编写了补丁,但是为了彻底杜绝这种可能性的发生,作者还一建议大家不要将 .asp 所在的目录设置为可读。
我想,现在各位应该已经完全了解 ASP 的服务器端设置了,下面我们就进入正题 -- 学习 ASP 的最后一个内建对象 Server。
Server 对象提供对服务器上的方法和属性的访问 , 其中大多数方法和属性是作为实用程序的功能服务的。有了 Server 对象,你就可以在服务器上启动 ActiveX 对象例程,并使用 Active Server 服务提供象 HTML 和 URL 编码这样的函数。
一、语法
Server.property|method
二、属性
ScriptTimeout 超时值,在脚本运行超过这一时间之后即作超时处理。如下代码指定服务器处理脚本在 100 秒后超时。
< % Server.ScriptTimeout=100 %>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通过使用元数据库中的 AspScriptTimeout 属性可以为 Web 服务或 Web 服务器设置缺省的 ScriptTimeout 值。ScriptTimeout 属性不能设置为小于在元数据库中指定的值。例如,如果 NumSeconds 设置为 60,而元数据库设置包含了默认值 90 秒,则脚本在 90 秒后超时。
三、方法
1、HTMLEncode 方法
HTMLEncode 方法允许你对特定的字符串进行 HTML 编码,虽然 HTML 可以显示大部分你写入 ASP 文件中的文本,但是当你需要实际包含 HTML 标记中所使用的字符,就会遇到问题。这是因为,当浏览器读到这样的字符串时,会试图进行解释。例如下面的这段文本 :
这是对 HTMLEncode 方法的测试。< br> 这里应该不会另起一行。
会被浏览器显示为 :
这是对 HTMLEncode 方法的测试。
这里应该不会另起一行。
为了避免此类问题,我们就需要使用 Server 对象的 HTMLEncode 方法,采用对应的不由浏览器解释的 HTML Character Code 替代 HTML 标记字符。所以,用下面的代码才能显示正确的 HTMLEncode 字符串,从而在浏览器中按你的需要输出文本。
< %
Response.write Server.HTMLEncode(" 这是对 HTMLEncode 方法的测试。< br> 这里应该不会另起一行。")%>
2、URLEncode 方法
就象 HTMLEncode 方法使客户可以将字符串翻译成可接受的 HTML 格式一样,Server 对象的 URLEncode 方法可以根据 URL 规则对字符串进行正确编码,当字符串数据以 URL 的形式传递到服务器时,在字符串中不允许出现空格,也不允许出现特殊字符。为此,如果你希望在发送字符串之前进行 URL 编码,可以使用 Server.URLEncode 方法。
3、MapPath 方法
MapPath 方法将指定的相对或虚拟路径映射到服务器上相应的物理目录上。
语法如下 :Server.MapPath(Path)
Path 指定要映射物理目录的相对或虚拟路径。若 Path 以一个正斜杠 (/) 或反斜杠 (\) 开始,则 MapPath 方法返回路径时将 Path 视为完整的虚拟路径。若 Path 不是以斜杠开始,则 MapPath 方法返回同 .asp 文件中已有的路径相对的路径。这里需要注意的是 MapPath 方法不检查返回的路径是否正确或在服务器上是否存在。
对于下列示例,文件 data.txt 和包含下列脚本的 test.asp 文件都位于目录 C:\Inetpub\Wwwroot\asp 下。C:\Inetpub\Wwwroot 目录被设置为服务器的宿主目录。下列示例使用服务器变量 PATH_INFO 映射当前文件的物理路径。以下脚本
< %= server.mappath(Request.ServerVariables("PATH_INFO"))%>
输出
c:\inetpub\wwwroot\asp\test.asp
由于下列示例中的路径参数不是以斜杠字符开始的,所以它们被相对映射到当前目录,此处是目录 C:\Inetpub\Wwwroot\asp。以下脚本
< %= server.mappath("data.txt")%>
< %= server.mappath("asp/data.txt")%>
输出
c:\inetpub\wwwroot\asp\data.txt
c:\inetpub\wwwroot\asp\asp\data.txt
4、CreateObject 方法
Server.CreateObject 恐怕是 ASP 中最为实用,也是最强劲的功能了。它用于创建已经注册到服务器上的 ActiveX 组件实例。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特性,因为通过使用 ActiveX 组件能够使你轻松地扩展 ActiveX 的能力,正是使用了 ActiveX 组件,你可以实现至关重要的功能,譬如数据库连接、文件访问、广告显示和其他 VBScript 不能提供或不能简单地依靠单独使用 ActiveX 所能完成的功能。正是因为这些组件才使得 ASP 具有了强大的生命力。
其语法如下:
Server.CreateObject("Component Name")
默认情况下,由 Server.CreateObject 方法创建的对象具有页作用域。这就是说,再当前 ASP 页处理完成之后,服务器将自动破坏这些对象。如果要创建有会话或应用程序作用域的对象,可以使用 < OBJECT> 标记并设置 SESSION 或 APPLICATION 的 SCOPE 属性,也可以在对话及应用程序变量中存储该对象。如下例程 :
< % Set Session("ad") = Server.CreateObject("MSWC.AdRotator")%>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不能创建与内建对象同名的对象实例,否则,如下列脚本将返回错误。
< % Set Response = Server.CreateObject("Response") %>
至今为止,我们已经学习完了 ASP 所有的内建对象,不知大家是不是很兴奋?其实 ASP 是很简单的,只要大家不断的实践,相信一段时间后都不难成为 ASP 的高手。从下一篇起作者将开始介绍 ASP 内建 ActiveX 组件,这也是 ASP 运用中非常重要和实用的一部分。敬请关注。
更令人吃惊的是 Instant ASP 不仅提供了 ASP 的运作环境,而且它较目前市场上的 ASP 应用还提供了更为强大和实用的功能,它将 ActiveX 组件和 Enterprise Java Beans 或者 CORBA-compliant objects 组合起来,从而使 ASP 有了更为广泛的应用。它同样提供了通过 ADO 接口访问连接各种数据库,并生成动态页面的强大功能。对于开发者而言可以使用自己擅长的编程语言或工具如 :Visual Basic, JScript, VBScript, C++, Java, HTML, Delphi , MS Visual InterDev 等等来进行开发。关于 Instant ASP 具体安装和操作我就不在这里展开了,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到它的站点上去看看 halcyonsoft.com,你还可以免费下载一个试用版试试。
继上一篇中作者给大家介绍了 AD Rotator 组件的使用方法后,今天我们接着来看看其它的一些 ASP 常用组件。
一、 Database Access 组件
我们在 WEB 服务器上运用 WEB 应用程序进行的最常见和最实用的任务就是访问服务器端的数据库。而 ASP 内建的 Database Access 组件使得我们能够轻而易举地通过 ActiveX Data Objects (ADO) 访问存储在服务器端的数据库或其他表格化数据结构中的信息。 ADO 是对当前微软所支持的数据库进行操作的最有效和最简单直接的方法,它是一种功能强大的数据访问编程模式,从而使得大部分数据源可编程的属性得以直接扩展到你的 Active Server 页面上。可以使用 ADO 去编写紧凑简明的脚本以便连接到 Open Database Connectivity (ODBC) 兼容的数据库和 OLE DB 兼容的数据源,这样 ASP 程序员就可以访问任何与 ODBC 兼容的数据库,包括 MS SQL SERVER、 Access、 Oracle 等等。如果您是一个对数据库连接有一定了解的脚本编写人员,那么您将发现 ADO 命令语句并不复杂而且容易掌握。同样地,如果您是一个经验丰富的数据库编程人员,您将会正确认识 ADO 的先进的与语言无关性和查询处理功能。熟悉 VB 数据库编程的朋友会发现 ADO 与 RDO (Remote Data Objects) 有某种类似的地方。但据说 ADO 的访问的速度更快,内存需要更小。
下面给大家简要介绍一下利用 ASP 的 Database Access 组件通过 ADO 连接并操作 WEB 数据库的步骤
第一步 : 指定想要连接的数据库,有 DSN 和 DSN-less 两种方法。
DSN(Data Source Name 数据源名称 ): 建立一个系统数据源名称,方法如下 :
1、单击“开始”,选设置控制面板。
2、双击图标“32 位 ODBC” , 将弹出一个对话框,选标签“System DSN”
3、单击“Add”添加一个 DSN 入口 , 选择如“Microsoft Access Drive”并确认。
4、在“Data Source Name”栏里输入你希望指定的 DSN, 然后单击“Select”选择数据库存放位置,你可以按“Browse”来选取。
5、以上步骤完成后在 ASP 程序中指定 DSN,如下 :
< %connstr = "DSN"%>
DSN-less: 是另一种通过在 ASP 文件里直接指定数据库文件所在位置,而无需建立 DSN 的方法。由于许多公司没有自己的 WEB 服务器,他们的网站往往是存放在远端的虚拟服务器上,因此要建立和修改 DSN 的设置比较麻烦。而使用 DSN-less 方法直接指定远端数据库所在位置恰恰解决了这一问题,方法如下 :
< %
connstr = "DBQ="+server.mappath("database/source.mdb")+";DefaultDir=;
DRIVER={Microsoft Access Driver (*.mdb)};DriverId=25;FIL=MS Access;
ImplicitCommitSync=Yes;MaxBufferSize=512;MaxScanRows=8;
PageTimeout=5;SafeTransactions=0;Threads=3;UserCommitSync=Yes;"
%>
在指定了想要连接的数据库后,就可以通过以下方法连接并打开数据库 :
< %
Set Conn = Server.CreateObject("ADODB.Connection")Conn.Open constr
%>
第二步 : 指定想要执行的 SQL 指令,可以使用 RecordSet。
当连接了数据库后就可以对数据库进行操作,比如查询、删除、更新等等,这些操作都是通过 SQL 指令来完成的,如下例在数据库表 datebase 中查询所有姓名中有“A”的记录 :
< %
sql="select * from datebase where name like 'A%%'"
Set rs = Conn.Execute(sql)
%>
尽管 Connection 对象简化了连接数据库和查询任务,但 Connection 对象仍有许多不足。确切地说,检索和显示数据库信息的 Connection 对象不能用于创建脚本,您必须确切知道要对数据库作出的更改,然后才能使用查询实现更改。对于检索数据、检查结果、更改数据库, ADO 提供了 Recordset 对象。正如它的名称所暗示的那样, Recordset 对象有许多您可以使用的特性,根据您的查询限制,检索并且显示一组数据库行,即记录。 Recordset 对象保持查询返回的记录的位置,允许您一次一项逐步扫描结果。根据 Recordset 对象的指针类型属性设置,您可以滚动和更新记录。数据库指针可以让您在一组记录中定位到特定的项。指针还用于检索和检查记录,然后在这些记录的基础上执行操作。 Recordset 对象有一些属性,可用于精确地控制指针的行为,提高您检查和更新结果的能力。
Recordset 的使用方法如下 :
Set rs = Server.CreateObject("ADODB.Recordset")
rs.Open SQL 指令 , Conn, 1, 1 ' 读取
或
rs.Open SQL 指令 , Conn, 1, 3 ' 新增、修改、或删除